(365医学网 报道)2018年12月12日上午,一项高难度的微创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实施,这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项目的硕果,实现了潮汕地区这种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零的突破,为严重的、高龄的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79岁的女性老人,因反复劳累时胸闷、胸痛、气喘五年,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住院,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
(365医学网 报道)2018年12月12日上午,一项高难度的微创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实施,这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项目的硕果,实现了潮汕地区这种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零的突破,为严重的、高龄的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79岁的女性老人,因反复劳累时胸闷、胸痛、气喘五年,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住院,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患者常发作胸闷、气喘,生活无法自理,有时夜间无法入睡,痛苦不堪。因患者的情况又无法接受心脏外科开胸换瓣手术。在得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项目后,患者放弃了外出求医的念头,决心留下来接受这种复杂的手术。
2018年12月12日上午,经过麻醉等各方面充分准备,9:30手术正式开始。
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斌带领本院TAVR团队与北京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的TAVR团队合作,为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仅用时53分钟,术后主动脉瓣压差从50mmHg降至5mmHg,二尖瓣返流从重度降为轻度,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寿命的普遍延长,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病率不断增加,主动脉瓣狭窄已逐渐成为这一人群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生活无法自理,严重者可以突然晕厥、猝死,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对于高龄、体质差、病情重,或者合并多种疾病的病人来说,无法接受开胸换瓣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采用经动脉途径植入人工主动脉瓣,目前临床研究证实,其效果不亚于传统的外科开胸换瓣手术,而且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给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带来了新的福音。由于这类病人的病情比较重,TAVR手术风险大、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目前仅少数医院能够开展。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批高水平医院建设成员,启动登峰计划,医院将TAVR手术项目的开展作为登峰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建设TAVR手术团队,通过与阜外医院TAVR团队合作,成功开展了潮汕地区第一例TAVR手术。登峰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心血管专业学科发展,新技术的开展将造福更多的潮汕地区心血管患者。
【主动脉瓣狭窄与TAVR手术介绍】
随着年龄的增长,起着阀门作用的主动脉瓣可能出现老化(退行性改变)、钙化、粘连,并引起主动脉瓣狭窄。
微创、小切口
TAVR手术经股动脉(或其他动脉,少数情况下通过心尖)切一个小口,通过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域,通过球囊或自膨胀的力量将瓣膜展开,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膜,完成人工瓣膜的植入。
风险小、恢复快
TAVR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很快,为老年、高危患者避免了开胸及体外循环等风险,取代传统的开胸手术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患者,通常只需要住院几天就可以出院。
适应高龄体弱老年人
对于高龄、高危患者来说,TAVR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式,为高龄体弱老年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